首页

套路直播在线

时间:2025-05-23 13:47:13 作者:在“最棒的一天”,公益课堂带“耳蜗宝宝”感知“爱的分贝” 浏览量:53803

  检察机关以数字革命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

  “沉睡”数据摇身一变成办案“利器”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近日,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议召开。推进会上信息满满,不仅公布了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结果,北京、浙江、山东、湖北、贵州、青海等6个省级人民检察院还带来了数字检察工作经验分享。

  自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数字检察战略以来,各地检察机关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数字检察关键作用,丰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应用场景和功能,以“数字革命”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推动数字检察工作走深走实,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挖类案监督线索

  “检察建议发出后,截至目前,已有42名食品安全犯罪人员受到从业禁止的行政处罚……”近日,山东省乳山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收到了当地市场监管局传来的新消息。

  今年4月,乳山市检察院在对辖区食品安全刑事犯罪案件进行梳理时发现,某商店的经营者刘某因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其申办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仍处于有效状态。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对于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员,依法应当适用从业禁止处罚。

  以此为契机,乳山市检察院对近年来办理的食品安全类刑事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形成食品安全类刑事犯罪人员数据库,并与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合作,创建食品安全从业禁止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提取相关违法经营线索。检察官最终查明,2015年以来,有46名因食品安全刑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员未被处以从业禁止处罚。今年5月,该院分别向市场监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两行政机关将从业禁止规定落到实处。

  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纷纷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监督渠道、优化监督模式,深入挖掘隐藏在个案背后的类案监督线索,实现“小切口大治理”。

  今年1月至9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受理“四大检察”案件104531件,同比增长69%。其中,数字检察对监督线索发现、监督案件办理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9.2%、69.6%,数字检察监督案件占全部监督案件的59%,在增强履职效能上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在青海,“四大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已实现全覆盖。青海省检察机关通过监督模型筛查监督线索4432条,开展专项行动27个。

  浙江省检察机关自去年以来持续开展数字办案共计600余个,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将其中267个具备职责定位鲜明、监督逻辑清晰、赋能监督质效等特征的优质案例上架到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供各地参考、调用,编写数字检察案例79个,全省共办理法律监督案件15327件。

  深度参与社会治理

  “现在我们酒店的游泳池已取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救生人员均持证上岗,我们也加强了救生人员的应急救援培训,服务质量大大提高。”近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检察院对辖区内部分游泳场所规范经营情况进行回访时,某酒店负责人对检察官说。

  今年7月,该院检察官在履职中获悉辖区内某酒店内设游泳池未取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对此,清城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大数据思维,搭建游泳场所规范经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调取数据围绕关键词进行分析碰撞,发现相关线索39条,随后借助监督模型在全区开展类案监督,通过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磋商函、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联合执法等方式及时督促整改,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持续丰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通过类案办理,深挖系统性、链条性漏洞,诉源治理、系统治理成效明显。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检察院运用未成年人“笑气”滥用监督模型推动社会治理的相关建议被纳入《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将数字检察监督成效成功转化为省级立法成果。潍坊市人民检察院通过推广应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监督模型,累计督促追缴配套费1.2亿余元,推动出台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意见,从源头堵住监管漏洞,防止国有财产流失。

  山东省检察机关聚焦事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点问题,围绕建设工程安全、沿黄沿海生态保护、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共构建监督模型51个,累计筛查线索3872件,监督成案296件,挽回国有财产损失5.9亿余元。

  贵州省检察机关通过模型应用,推动建立了一批长效机制,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雷山县人民检察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市场监管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推动党委、政府出台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和保护工作实施意见。贵阳市人民检察院通过校园周边噪声污染法律监督模型应用,推动教育、环保、公安交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解决了多年来久治未绝的摩托车“飙车”“炸街”问题。

  规范建设“数字仓库”

  数据是数字检察战略实施的“基石”。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积极稳妥拓宽数据来源、完善数据标准,坚持在做实数据的安全汇聚、管理应用上动脑筋、下功夫,规范建设“数据仓库”,不断健全完善数字检察的组织架构和保障体系。

  北京市检察机关设立数字检察专门机构,负责全市数字检察工作的统筹规划、项目管理、数据整合等职责,推动检察履职更好地由“条线分割”“单兵作战”向“融合履职”“集成作战”转变;依托市政府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打通行刑衔接数据共享路径,通过归集碰撞筛查行政处罚与刑事检察相关数据,落实建立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的要求,行刑反向衔接业务成为法律监督新的增长点。

  湖北省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区块链等技术在数据领域的应用,已实现与湖北省政务大数据能力平台、政法业务协同等平台的对接,汇集检察、政务等各类数据约15亿条。

  山东省检察机关坚持挖掘内部数据富矿,加强检察办案信息标准化治理,建设多维度主题库6类104个和专题库19个,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推动外部数据共享方面;承建全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出共享刑事立案撤案、裁判文书、监管场所信息73类清单,同时加强与大数据局、税务、金融、市场监管等行政机关对接,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共用长效机制。

  长识变之智、思应变之方、增求变之勇。

  各地检察机关将深入践行“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工作要求,持续着力夯实大数据赋能检察的数据基石,进一步提升拓展模型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让更多“沉睡”的数据转化成办案实效,加快推进数字检察工作深入发展。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港特首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会面

一是提升办案质量。加强与监察机关、人民法院的办案衔接和配合制约,严格依法办好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充分发挥提前介入的重要作用,促进查清案件事实、夯实证据基础、准确适用法律;进入诉讼环节后,全面审查,认真把关,确保指控犯罪质效。依法稳妥办理反腐败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犯罪案件,对于长期逃匿境外人员,推动依法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和缺席审判程序。加强职务犯罪检察部门与检察侦查部门配合与制约,强化审查把关,共同提升检察侦查案件办理质量。

台湾青年参访喀什大学:想体验更多中华文化

当天,“无尽的前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24新年论坛暨学科交叉BEST战略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浙江大学各学院的专家教授围绕“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这一主题,就如何推进学科交叉进行探讨。

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

(二)深挖检察数据富矿,加强执法司法数据碰撞融合。依托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检察案例库、检察文书库、检答网、正义网、正义智库等,用足检察内部数据特别是刑事检察数据,并逐步延伸运用行政执法、行政审判等外部数据,找到业务契合点。积极搭建信息化平台和数据互通互联机制,确保有效衔接、务实管用。湖北、河南、云南等地检察机关搭建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信息平台,打破数据“烟囱”、打通信息“孤岛”。北京市检察院在开展特定行业从业禁止处罚(处分)和公租房违规使用行政检察监督中,分别使用了23万、17万条刑事检察数据与行政主管机关数据等进行碰撞,发现行政违法线索。

见证历史!330余件(套)甲午沉舰文物首次系统性展出

秋日延安,云淡天高。当地一座苹果科技示范基地里,红色的“富士”、黄色的“秦玉”、青色的“王林”……各色品种的苹果挂满枝头。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对于央企主要领导密集调整的原因,刘兴国认为,通常有三种可能:一是制度性更换,也就是领导任期届满后的调整。二是年龄原因调整,也就是因为任职年龄限制,面临到期退休而必须调整。三是临时性调整。往往是由于原任领导违纪违法而被迫进行调整;或者是企业发展遭遇重大困境,需要借助领导人员调整来重新谋划部署新的发展战略战术;抑或是国资委对企业发展有新的谋划,需要提前在企业领导层面做好调整,以推动后续新谋划部署的实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